干细胞百科
干细胞质量三个重要指标——细胞来源、细胞活性、细胞安全性
干细胞技术,作为现代医学的前沿领域,需要我们以更全面、更理性的视角去审慎对待。
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干细胞临床应用的相关指导原则和标准,以确保能够从中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自我更新、具有分化成一种或多种功能细胞类型的细胞。它具有自我复制、
多向分化和归巢能力的特性,能够生成各种不同的体细胞类型,从而在医学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被医学界称为“ 细胞”
当讨论到干细胞治疗时,细胞的质量是不可避免的重要讨论点。很多人倾向于以回输的细胞数量
作为评价干细胞质量的标准,认为细胞数量越多意味着疗效越好。
我国 人源干细胞 标准《生物样本库多能干细胞管理技术规范》(GB/T 42466-2023)
(以下简称《规范》)在23年9月正式发布。《规范》涵盖了干细胞采集和接收、复苏和培养、
冷冻与储存、质量控制等方面。这一 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干细胞样本库管理上有了标
准技术支撑,对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干细胞领域后续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
先行示范。
其中在质量控制里,提到干细胞的验收标准可参考T/CSCB-0002与T/CSCB-0005的内容,其中影
响质量的重要因素有三个,细胞来源、细胞活性、细胞生安全性等。
细胞来源
为了确保干细胞的高品质,选择细胞的来源至关重要。随着人体的老化,细胞的活性也逐步下降。
不论是采用他人捐赠的细胞进行异体移植,还是使用个体自身的细胞进行自体移植,供体的年龄
和健康状况都会显著影响获得细胞的质量。
人体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随年龄的变化关系
20岁的细胞数量 vs 70岁的细胞数量
20岁的细胞活性 vs 70岁的细胞活性
2019年,英国利兹大学的科研团队就采集了67名健康供体(19-89岁)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证实了:年轻人的干细胞数量和增殖能力显著高于老年人。
团队招募了19-89岁的67位捐献者进行外周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之后首先将捐献者的样本按照19-40岁、
41-60岁和61-89岁分为三组,经过对比,结果如以下图所示,相同采血量所分离出的细胞数19-40岁年龄组明
显高于另外两组,与之前报道的研究结果相符。
⚫️代表男性 ⚪️代表女性
研究者从样本中分出19-37岁和61-76岁两个年龄组利用标准培养基进行培养,以相同时间每个细胞生长的
细胞团的面积来评定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如下图所示,年轻分组拥有较大生长面积的数目及总量明显多于
年老分组,可见年轻细胞拥有更强的增殖能力。
不同年龄组细胞生长活力对比
因此,从年龄这一因素出发,脐带、胎盘、羊膜等围产组织所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出生即获取,
故被昵称为“零岁细胞”,通常被认为是更佳 选择。年轻成人的骨髓和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也是较好的选
择,因为它们相较于更老年龄段的细胞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再生能力。对于年龄较大的个体,通常不推荐
直接使用自体干细胞进行治疗,因为这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潜能可能已经降低。
年轻态的干细胞胞体饱满、呈明显的梭形;衰老的干细胞胞体宽大扁平
年轻态的MSC的典型特征就是增殖速度快、胞体饱满、立体感很好、呈明显的梭形、伪足较少;而衰老的
MSC的典型特征就是增殖缓慢甚至停止、胞体宽大扁平,有时还出现胞体颗粒增多或者空泡增多。
此外,供者本身的身体状况也对干细胞有一定影响。
首先供体必须经过检验筛查证明无人源特定病毒(包括HIV、HBV、HCV、HTLV、EBV、CMV等)的感染,
无梅毒螺旋体感染。其次除了病毒感染,许多疾病也会影响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及效果,如遗传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部分慢性疾病等。
以常见的糖尿病为例,2021年9月刊登在《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干细胞转化医学)》
上的一项研究证实:长期患有2型糖尿病会降低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免疫抑制潜力及存活率。
健康组(第1组)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体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表征对比(糖尿病持续时间:第2组:<5年,组3:5-10年,第4组:>10年)
尽管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具有潜在治疗效果,但一些患者使用自体干细胞进行治疗却得到矛盾的结果,
这是由于疾病影响了患者自体干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特征,特别是代谢活动和线粒体DNA的改变。
所以,当你患有糖尿病超过10年且较为肥胖时,采用自体干细胞进行治疗就不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细胞活性
人体会衰老,人体内广泛存在的MSC也会衰老(大自然的规律),体外培养的MSC同样会衰老(复制性衰老)。
细胞生长活性的评定涉及多个标准,如细胞倍增时间、细胞周期、克隆形成率和端粒酶活性等。
这些指标均受到“细胞代次”的显著影响。
细胞代次指的是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传代次数。刚从脐带、胎盘等组织提取出来的干细胞是
原始P0代,传一代是P1代干细胞,以此类推。在此过程中,干细胞的生物学效力和增殖特性,
会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
图a代表P3代,图b代表P8代
虽然间充质干细胞理论上可以长期传代培养,但衰老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不建议选择代次较高的干细胞批次。
但P0代干细胞活性很高,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它呢?那是因为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细胞的剂量与安全性。
如果没经过足够的体外培养、扩增,可能导致细胞总数量不够,达不到使用标准。
此外,传代培养的过程还是一个纯化间充质干细胞的过程。刚从组织中被新鲜提取出的P0代干细胞
还来不及检测各种污染物的存在情况,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净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细菌、病毒、微生物等,缺乏安全保障。
目前学界普遍公认,P3-P7代次的干细胞,遗传特性基本稳定,生物学特性虽然有一定的
差异,但差异不大,也可以认为基本稳定。所以要同时兼具数量、安全及干细胞活性,
P3-P7代次的干细胞是更佳
的选择。
总括而言,确保干细胞治疗的质量,必须严格把控三大核心“黄金”指标:细胞来源的可靠性、
细胞活性的强度以及细胞存活率的高低。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精准评估更佳 细胞剂量、选择
适宜的使用方式,并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细胞安全性
如何确保细胞安全?首先,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细胞治疗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技术,需要专
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因此,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是保证细胞质量的 步。
其次,在生产工艺上也下足了功夫。你可以把细胞的工艺设计想象成是在建造一栋房子。建立了
多级细胞库,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每一层都要坚固可靠。
再次,对每个细胞库进行了严格的病毒检。这些检测很全面,包括观察细胞的形态、检查是否
有病毒吸附在细胞上,还有检测细胞内外的病毒因子等等。这就像是在建造房子的每一层时,
我们都会仔细检查,确保每一层都安全牢固。
不止如此,我们还对细胞库在连续传代后进行了病毒检测。这就像是房子建好后,我们还会
定期检查,看看是否有任何潜在的问题。
最后,当每一批次的细胞制剂生产完成后,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这就像是房子建完后的最
终验收,确保我们的产品是安全的,没有任何病毒污染的风险。总结来说:一份细胞的质量优劣由多
重因素共同决定,包括细胞来源、细胞活性、细胞安全性等。如果只关注其中某一指标,可能会影响
疗效,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然而,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成熟, 也在不断完善干细胞质量管控体系。整个行业正朝着规范化、
更加长远地利于临床转化的方向发展。相信在未来,高质量的干细胞不再需要我们拥有“火眼金睛”,
更多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干细胞的“神奇”。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为科普性知识,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
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关键词: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推荐MORE+
-
07-04
干细胞回输的作用机制、费用、使用流程、注
“如果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细胞治疗的时代”,相信关注前沿医疗、细胞领域的大家都听过这句话。“攻克顽疾”和“延长寿命”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两大目标,正因如此,即使在细胞药物还未上市之前,就已私下风靡全球。本文将详细聊一聊干细胞的作用机制、费用、使用流程以及注意事...
-
07-03
回输干细胞对身体的几大作用,全是干货,建
要是构成某个组织或者器官的细胞处于病态,那身体健康必然会亮起红灯。究其原因,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各项生理活动,不仅是维持生命活力的基础,更是支撑整个人体机能运转的关键所在 。一旦细胞健康受损,人体健康也将随之受到冲击。细胞是人体最小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所有细胞皆由干细胞分化而来。人体搭...
-
06-16
揭开生命健康的本质:世界上只有一种病——
引言:细胞病——万病之源人体由大约40-60万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基,参与着所有的生理功能。当我们讨论衰老、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细胞的异常。无论是细胞功能的减退、结构的异常,还是基因突变与代谢失调,细胞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体健康。因...
-
05-07
干细胞能治哪些病?看了
临床备案清单,才
目前,根据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统计,全球已有4000多项注册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在我国,干细胞按药品、技术管理的“双轨制”监管。企业的干细胞制剂鼓励按药品申报,由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监管;医疗机构主导的生物医学新技术,即医院制剂可按医疗技术进行管理,由卫健委监管。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