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百科
五大疾病因干细胞疗法或将进入治愈时代
2025 年6月6日,注定成为中国医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间充质干细胞药物在北京大学人民
医院正式迈入临床应用阶段。这不仅是我国干细胞康复领域的标志性里程碑,更为无数被疑难杂症
折磨的患者点燃了重生的希望。
干细胞技术,宛如一颗蕴藏无限可能的 “生命种子”,正逐步解锁多种疾病的治疗新方向。
今天,我们就来细数2025年干细胞疗法在五大疾病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看看这颗 “种子” 如
何为患者改写命运。
糖尿病:告别每日打针测糖不是梦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打针、频繁测血糖的日子或许将因干细胞疗法终结。
解放军总医院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令人振奋:73名病程3-1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被
分成两组,治疗组每4周静脉输注一次干细胞(共3次,每次1×10?cells/kg),对照组则输注生
理盐水。
48周后,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8.6%降至6.8%,60%的患者达到HbA1c<7%的
临床控制目标;更关键的是,29.7%的患者胰岛素用量减少≥30%,13.5%完全停用胰岛素,而
对照组仅8.3%实现减量,且无一人能停药。
干细胞的控糖逻辑
作为免疫调节高手,它能分泌抗炎因子(如 IL-10),减少胰岛β细胞遭受的自身免疫损伤。
化身血管搭建者,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胰腺血供,让胰岛细胞获得充足营养。
充当修复能手,分泌营养因子保护残存β细胞,还能激活体内干细胞变成新的胰岛细胞。
骨关节炎:受损关节有望重获新生
上下楼梯时的 “咯吱” 声、蹲起时的钻心疼痛,是骨关节炎患者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干细胞疗法,正让受损关节逐步 “重获新生”。韩国首尔江东庆熙大学医院 2022年发表在
《Stems Cells Translational Medcine》的研究,以5年随访数据证实了干细胞的长期疗效:
24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12 人接受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关节腔注射,另外12
人注射生理盐水。
5 年后,干细胞康复组不仅疼痛大幅缓解,关节功能依旧在线,生活质量更是蹭蹭往上涨。
干细胞的修复密码
抑制炎症:降低关节滑液中 IL-6、TNF-α 等促炎因子,浇灭关节内的 “炎症烈焰”。
再生软骨:直接分化为软骨细胞,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同时抑制破坏软骨的 “坏分子”
(如金属蛋白酶 MMP-13)。
帕金森病:为患者按下“缓解键”
帕金森病引发的静止性震颤、肢体僵硬,曾让众多患者失去生活尊严。
但干细胞疗法的出现,为他们按下了 “缓解键”。
一项针对3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研究显示:通过静脉联合鞘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每次8×10?个,21天1次,共3-4疗程),85%的患者静止性震颤频率降低≥50%,76%
的人面容僵硬明显缓解,睡眠质量提升 52%,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率达63%。
干细胞 “拯救神经” 的路径
守护神经元:抑制神经炎症,减少小胶质细胞活化,保护黑质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改善脑循环:重建脑部微血管,让神经元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
再生与修复: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营养因子(如BDNF)促进神经突触重塑,
激活大脑自身的修复能力。
脑梗后遗症:偏瘫失语有望 “逆转”
脑梗后的偏瘫、失语,是许多患者和家庭心中的痛,但干细胞疗法正在创造一个又
一个奇迹。
《Cell Transplant》2021年报道的案例让人印象深刻:一名40岁男性因脑梗塞导
致神经功能受损,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终末期肾病。
在脑梗后第8天,他接受了干细胞静脉输注,随后12个月的随访显示,其神经功能
逐步恢复,治疗前右侧放射冠的梗死区域,3个月后开始缩小,6个月后基本消失。
干细胞的脑修复方案
调节免疫:提升抗炎因子 IL-10 水平,增加调节性 T 细胞比例,减轻神经损伤。
重建血管: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修复脑部微循环,为神经细胞 “供氧供血”。
保护与再生: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保住受损神经元,同时激活大脑内的 “内源性
干细胞” 参与修复。
慢阻肺:终末期患者重获呼吸自由
终末期慢阻肺患者的世界,是被缺氧笼罩的世界。
但全球首例获批的干细胞康复案例证明,他们也能重获畅快呼吸的权利。
一名65岁男性慢阻肺患者(病史18年,GOLD 4级晚期)接受单次静脉输注干细
胞(2×10?cells/kg)后,72小时内血氧饱和度从52mmHg升至82mmHg,肺
功能指标(FEV1/FVC)改善 14.3%。
长期随访显示,他的6分钟步行距离从182米增至263米,急性发作频率降低45.2%。
干细胞的肺修复
抗炎消肿:抑制IL-6、TNF-α等促炎因子,减轻气道慢性炎症。
新生血管:分泌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肺部微血管再生。
修复肺泡:分化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填补受损的肺泡结构,让肺 “重新充气”。
干细胞疗法在难治性疾病领域的潜力有目共睹,但它并非 神药,更不是人人
适用。
在考虑干细胞康复前,一定要通过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治疗的安
全性和适用性。
从糖尿病到帕金森,从骨关节炎到慢阻肺,干细胞这颗生命种子正在不断生根
发芽,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疾病被攻克,让健康不再是奢望。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为科普性知识,仅作信息
交流之目的,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关键词:
- 相关推荐MORE+
-
08-21
郑大干细胞库七周年献礼——“膝关节健康关
走路、爬楼梯、久坐起身时,膝盖的酸胀、刺痛是否让您举步维艰?长期关节病痛不仅影响行动自由,更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关节变形,甚至剥夺安稳睡眠,让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别让疼痛定义您的人生!一场“沉默的慢性劫持”当关节开始发出“抗议”,许多人选择用“忍一忍”应对。但长期忽视疼痛的代价,远比...
-
08-04
专访郑大干细胞库首席技术专家刘学鹏,探讨
近日,小编约到在骨关节疾病干细胞应用技术深耕多年的郑大干细胞库首席技术专家刘学鹏主任,围绕骨关节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分享了他的专业见解。包括骨关节新技术解决方案、干细胞技术与传统治疗方式对比优势、干细胞技术应对骨关节炎禁忌症、以及骨关节炎应用前景等多个内容,探讨生物技术创新如何为...
-
07-04
干细胞回输的作用机制、费用、使用流程、注
“如果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细胞治疗的时代”,相信关注前沿医疗、细胞领域的大家都听过这句话。“攻克顽疾”和“延长寿命”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两大目标,正因如此,即使在细胞药物还未上市之前,就已私下风靡全球。本文将详细聊一聊干细胞的作用机制、费用、使用流程以及注意事...
-
06-16
揭开生命健康的本质:世界上只有一种病——
引言:细胞病——万病之源人体由大约40-60万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基,参与着所有的生理功能。当我们讨论衰老、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细胞的异常。无论是细胞功能的减退、结构的异常,还是基因突变与代谢失调,细胞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体健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