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百科
一文解析NK、CIK、DC、TIL、CAR-T……这些免疫细胞分别适用于哪些癌症?
2025年6月,美国FDA加速批准全球 CAR-T实体瘤疗法,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突破5年;
两个月后,中国科学家公布TIL疗法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肺癌的Ⅲ期临床数据,肿瘤完全缓
解率达42%。
这些突破性进展正推动免疫细胞疗法从实验室走向病床,成为继手术、放化疗后的第四大癌
症治疗支柱。今日,郑大干细胞库一文带你系统了解不同免疫细胞疗法的作战机制,以及分
别适用于哪些情况?

NK细胞
原理:
NK细胞是先天免疫细胞,可无需预先致敏与特定抗原识别,通过体外扩增和激活后回输到
患者体内,可以直接识别并杀死癌细胞,或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能力。
应用:
血液肿瘤治疗: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等,清除癌细胞。
实体瘤攻关:研究应用于肝癌、胃癌、胰腺癌等,通过CAR-NK技术增强靶向杀伤能力。
联合免疫疗法:与干细胞移植协同,预防复发;或与抗体药物、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提升疗效。
抗病毒感染:清除移植后的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机会性感染。
优势与局限:
优势:安全性高,不会引发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可制备“现货型”产品。
局限:体外扩增效果不稳定,NK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在体外扩增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对实体瘤浸润能力有限。

CIK细胞
原理:
CIK细胞是将人体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和诱导,获得具有广谱抗肿瘤
活性。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
应用:
术后辅助治疗:用于辅助肝癌、肺癌、肠癌等实体瘤手术后的微小病灶清除,降低复发风险。
血液肿瘤:与化疗等方案联用,治疗白血病、淋巴瘤,提高缓解率。
联合治疗:与树突状细胞(DC)联合形成DC-CIK疗法,或与靶向药、放疗联用,增强
综合疗效。
改善免疫功能:用于晚期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
优势与局限:
优势: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局限:单独使用时疗效有限,通常
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

DC细胞
原理:
DC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指挥官”,能够将肿瘤抗原呈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的免
疫反应。通过体外培养和激活树突状细胞,使其负载肿瘤抗原后回输到患者体内,激
发机体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应用:
治疗性肿瘤疫苗:负载肿瘤抗原后制成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用
于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等。
联合细胞过继治疗:与CIK、T细胞等联用,作为“哨兵”激活效应细胞,提高靶向
性与疗效。
免疫佐剂应用:用于打破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逆转免疫耐受。
抗感染免疫: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PV持续感染等,通过增强特异性免疫清除
病毒。
优势与局限:
优势:安全性高,能够激活主动免疫反应。局限:免疫反应强度和持久性因人而异,
制备过程复杂。

TIL细胞
原理:
TIL细胞是从患者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淋巴细胞,经体外扩增后回输,其天然富集
了能识别并攻击患者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的T细胞。
应用:
实体瘤治疗:在晚期黑色素瘤、宫颈癌中取得显著疗效,是实体瘤过继细胞疗法
的突破。
靶向个体化突变:直接靶向由基因突变产生的新抗原,杀伤精准且范围广。
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PD-1抑制剂等联用,逆转T细胞耗竭,协同增强抗
肿瘤效果。
治疗其他实体瘤:应用于胆管癌、头颈部癌等领域的临床研究,拓展适应症。
优势与局限:
优势:天然抗肿瘤活性,对实体瘤(如黑色素瘤、宫颈癌、乳腺癌)效果显
著,无需基因改造。局限:扩增效率和活性存在个体差异,依赖新鲜肿瘤组织。

CAR-T细胞
原理: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能识别肿瘤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导入T细胞,使其能
特异性识别并高效杀伤表达相应抗原的肿瘤细胞。
应用:
血液系统肿瘤: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
成效显著。
探索实体瘤应用:针对胃癌、胰腺癌等实体瘤靶点(如CLDN18.2、GPC3)
的临床试验积极开展。
联合疗法: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联用,克服肿瘤微环境抑制,增强疗效。
靶点多元化开发:研发针对新靶点(如BCMA、CD22)的CAR-T产品,克
服肿瘤抗原逃逸。
优势与局限:
优势:高度靶向性,强大的杀伤能力,可产生长期免疫记忆。局限:可能
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治疗费用高,实体瘤应用有限。

如何选择?
选择细胞疗法是一个分层决策过程。先根据肿瘤类型和靶点明确性选择核
心策略(如CAR-T用于血液瘤,TIL用于特定实体瘤),再根据治疗目标、
技术可及性和安全性选择辅助或联合方案。未来趋势是联合疗法(如DC-CIK)
和下一代工程化细胞(如CAR-NK、TCR-T),以攻克实体瘤并提高安全性。
血液肿瘤:
(1)CAR-T细胞:是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等的标准疗法。
当存在CD19、BCMA等明确靶点时,效果最显著。
(2)CAR-NK细胞:是新兴方向,兼具NK细胞的安全性和CAR的靶向
性,作为“现货型”产品,是CAR-T的有力补充或替代。
(3)NK细胞:可用于异体移植后清除残余细胞及增强免疫,安全性高。
实体瘤:
(1)有肿瘤组织样本,且肿瘤具免疫原性(如黑色素瘤、宫颈癌):
TIL细胞:是 。它能富集识别患者个体化“新抗原”的T细胞,攻
击范围最广,效果最受认可。TCR-T细胞:若无TIL条件或靶点高度明
确(如NY-ESO-1),可选择TCR-T。它能靶向细胞内抗原,但依赖HLA配型。
(2)靶点明确,但无组织样本或需更强工程化改造:CAR-T/CAR-NK:
针对如Claudin18.2(胃癌)、GPC3(肝癌)等表面抗原的疗法正在临
床试验中,是当前研发热点。
(3)术后辅助/广谱免疫增强:CIK细胞:适用于清除微小残留病灶,
预防复发,安全性较好,技术成熟。DC疫苗/DC-CIK:通过DC呈递抗原,
启动特异性免疫,用于联合治疗或预防复发。
(4)前沿探索(早期临床):
CAR-M:旨在重塑肿瘤微环境,增强其他免疫细胞浸润,潜力巨大但尚属早期。
γδ T细胞:兼具先天与适应性免疫,对多种肿瘤有反应,是通用型疗法的探索方向。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为科普性知识,
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关键词:
- 相关推荐MORE+
-
07-04
干细胞回输的作用机制、费用、使用流程、注
“如果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细胞治疗的时代”,相信关注前沿医疗、细胞领域的大家都听过这句话。“攻克顽疾”和“延长寿命”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两大目标,正因如此,即使在细胞药物还未上市之前,就已私下风靡全球。本文将详细聊一聊干细胞的作用机制、费用、使用流程以及注意事...
-
06-16
揭开生命健康的本质:世界上只有一种病——
引言:细胞病——万病之源人体由大约40-60万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基,参与着所有的生理功能。当我们讨论衰老、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细胞的异常。无论是细胞功能的减退、结构的异常,还是基因突变与代谢失调,细胞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体健康。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