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临床
肠道菌不仅仅只依赖移植,干细胞也能重建肠道菌!
首都医科大学和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的一项最新研究认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恢复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治疗结肠炎。 ✦ ✦
作者证明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显著改善了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的疾病症状和病理变化。 这是因为间充质干细胞改善了肠道微生物群并重新平衡了免疫系统,增加了益生菌(如鼠乳杆菌和约翰逊乳杆菌)的丰度,提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率和Tregs比例;同时也降低了Th1/Th17比例。 另外,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结肠炎小鼠血浆中 IFN-γ 和 IL-17 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明显升高。 当前,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因持续升高的发病率正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影响了约世界人口的0.3%。 此外,炎症性肠病增加结直肠肿瘤的患病风险。 在炎症性肠病(IBD)中,肠粘膜细胞和肠上皮细胞被严重破坏,它们对细菌的敏感性增加,因此许多共生细菌成为病原性的。致病共生细菌可以刺激肠道中的一系列补偿性免疫反应,这些异常免疫反应阻止肠道恢复体内平衡。
大概有40%以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无法从现有的治疗中受益,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靶点非常必要。 该研究更清晰的阐明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机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调节Th1/Th17/Treg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再平衡,特别是重塑肠道微生物群来缓解急性结肠炎,为炎症性肠病提供了潜在的未来治疗靶点。 看来,在肠道菌失调时,我们不仅可以考虑益生菌移植,也可以考虑间充质干细胞的干预。
相关关键词:
- 相关推荐MORE+
-
11-03
从“延缓磨损”到“促进再生”:干细胞如何
骨关节炎,常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正困扰着中国数千万患者。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约50%受其困扰,75岁以上高龄群体的患病率更是高达80%。不仅如此,该病已不仅限于老年人,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因关节长期高负荷或反复损伤,也成为早发的高危人群。面对日益严峻的发病趋势,传统治疗手...
-
10-24
一年回输3-6针间充质干细胞,55%的皮
“夜里挠破皮,早上醒来血渍斑斑。”这是许多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日常写照。反复的瘙痒、皮屑、红肿,不仅让皮肤崩溃,更让情绪和睡眠陷入失控。许多人尝试过激素膏、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短期见效,却总是复发。皮炎似乎成了一场“永不止痒的循环”。但就在近年来,一种源自再生医学领域的新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