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临床
干细胞改善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展示出极大潜力!
带你认识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脑出血)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缺血(脑梗死),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2]缺血性卒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占卒中的85%。[1]
干细胞治疗脑中风显示出极大潜力[3]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是促进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其方便获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原性低等特点得到诸多关注。研究发现,MSCs可以影响脑卒中后神经系统病理进程中的多个环节,包括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联系、促血管生成等,从而起到修复损伤神经元的作用。 案例分享
案例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 2022年,胡斐、王洁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与疗效的Meta分析。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12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573例试验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55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 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时,间充质干细胞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优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改良Rankin评分两组效果接近。其他各时点,除改良Rankin评分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情况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这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一定程度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事件仅为耐受性较好的发热与轻微的头痛。 案例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出血后遗症[5] 解放军第251医院的科研团队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中报道了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脑出血患者45例按照入院单双日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10~18天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治疗组接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及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 所有病例均获12个月随访。两组治疗后1,3,6,12个月Fugl-Meyer 评分及改良Barthel 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有协同并弥补其不足的优点,通过颅脑MRI检查及各项相关生化检查表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提示来源于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无特殊不良反应,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可达到功能恢复的较好效果。 论文1:间充质干细胞对中风治疗作用的研究 结论: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中风大脑区域的血液供应,加速中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论文2:间充质干细胞对脑出血治疗作用的研究 结论:在大脑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加速脑溢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主要是由于干细胞能够抑制脑溢血造成的脑组织炎症反应,并且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减少脑部缺血程度。 干细胞科技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其潜力尚未完全发掘。就目前相关研究来看,干细胞治疗脑卒中是一种可行性方案,有望在未来为患者带来福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相信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前景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