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干细胞库“脑康”计划启动,助力脑部六大疾病临床研究

时间:2025-08-05

1754360590580051.jpg

在医学不断探索的征途上,神经系统及脑部疾病始终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高峰,

诸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以及渐冻症,

长期以来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显著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针对以上疾病,郑大干细胞库推出“脑康”计划,“脑康”计划对小儿脑瘫、

儿童自闭症、智力障碍、听视力障碍、言语障碍、脑卒中后遗症、阿尔茨海默

症、帕金森氏综合症、睡眠障碍等疾病的提供创新性干细胞研究方案,推动行

业技术突破,将科研成果惠及广大患者。


郑大干细胞库“脑康”计划首席专家

李湘云:

1754360603572263.jpg

儿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郑大干细胞库特聘专家、“脑康”计划首席专家

曾任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脑瘫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河南省小儿脑

瘫预防医学会常委,河南省癫痫会诊中心首席专家。


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三项,出版专著五部,撰写专业学术论文36篇。带教研究

生及专业临床医生一百余名。在国内知名医疗网站《好大夫在线》栏目发表

科普文章100余篇,在线关注量500多万人次。临床诊治国内外患儿数十万

人次。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巾帼英雄,全国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荣誉称号。


擅长项目:小儿脑瘫、自闭症、脑卒中后遗症、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等脑部

疾病的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



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郑大干细胞库的“脑康”计划,走进干细胞的奇妙

领域,探索它如何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可能性。



小儿脑瘫:摆脱轮椅重新站起来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 ),简称脑瘫。被认为是一组影响运动、

肌肉张力和协调性的非进行性 性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一般是由出生前或

分娩过程中发生的脑损伤引起,头部病变,累及四肢功能。

1754360638981395.jpg

同时还会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以及视觉、听觉、语言

障碍等病症,是目前常见的儿童主要疾病之一。患有脑瘫疾病的儿童,被称

作“慢天使”。

近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m Cells》期刊上发表的一则案例

报告中,一名6岁的脑瘫患儿在接受4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

疗后,上肢和下肢活动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平衡能力及沟通能力都得到提

高,可以摆脱轮椅,采用助行器行走。


这一案例突显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脑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广大脑瘫患

儿带来了康复的新希望。

1754360659510718.jpg

在这则案例中,一名6岁男性儿童,患有肌张力障碍性脑瘫。出生时头围28cm,

身高41cm,在保温箱中养育两周后,行头颅MRI检查后诊断为脑性瘫痪(CP),

此后一直就诊及随访,也接受了多种药物治疗,如巴氯芬和康复治疗,据报道有

部分疗效。


相比于治疗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6个月后患者的多项功能出现改善,

其中,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可以摆脱轮椅,采用助行器行走;

上肢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虽然速度还有待提高;坐姿平衡及运动控制得到

较大程度的改善。



帕金森病:补充多巴胺神经元

帕金森病主要是因为脑内黑质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导致黑质与纹

状体通路中的多巴胺水平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运动障碍。现有的传统治疗方法,

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往往存在效果有限和副作用的问题,无法彻底治愈此病。

5.jpg

近年来,干细胞因其具备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而受到关注。研究表明,若将

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它们有潜力转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补充因疾病而流

失的神经元。这种方法有望从根本上控制病情的发展,成为帕金森病治疗的新希望。


2025年4月16日,《Nature》杂志发表了两项独立的临床试验论文,这两项研究分

别使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和人类胚胎干细胞(hES)为基础的细胞疗法治

疗帕金森病患者。这些研究表明,基于干细胞的疗法不仅安全,而且显示出了初步

疗效,标志着在帕金森病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首先,来自京都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HLA配型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

衍生出CORIN+多巴胺能前体细胞用于I/II期临床试验。

6.jpg

该试验同样采用开放标签形式,12名患者被分成低剂量组(每侧0.9百万个细胞)

和高剂量组(每侧2.7百万个细胞),并进行了双侧壳核移植。结果显示,主要终

点(12个月)内无移植物或免疫抑制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且在18个月随访

期间未发现肿瘤或移植物诱导的运动障碍。影像学方面,PET扫描显示壳核区¹⁸F-DOPA

摄取量增加,特别是在高剂量组中更为明显。临床评分上,高剂量组MDS-UPDRS III OFF

评分平均提高了23分,较基线降低了35%。术后一年使用他克莫司和糖皮质激素作为免疫

抑制措施,但未长期维持。


这两项研究共同揭示了几点重要信息:首先,两种干细胞来源的疗法均表现出良好

的安全性,没有出现与移植物相关的肿瘤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其次,通过¹⁸F-DOPA PET

成像证实了移植物存活和多巴胺合成活性;再者,高剂量组在影像学和临床评分上的改善

更为显著;最后,两研究都采用了短期免疫抑制策略,未报告长期免疫问题。



老年痴呆:延缓神经退行性病变

阿尔茨海默病,通常被称为老年痴呆,逐渐侵蚀患者的记忆、思维及行为能力。

目前,现有药物的疗效有限,而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7.jpg

干细胞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它们具备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能力,

可以弥补因疾病导致的神经元损失;另一方面,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营养因子,从而

保护存活的神经细胞,减轻其受到的损伤。此外,干细胞还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并

促进新神经连接的形成。


在一项由美国阿尔茨海默症协会提供资金支持的临床研究中,33名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参与了试验,被随机分配到低剂量组(15名患者),高剂量组(10名患者),或安慰剂组(8名患者)。


在接受干细胞疗法后的一年内,高剂量组耐受性良好,没有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同时与安慰剂组相比,低剂量组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现相对更好。在注射13周后,低

剂量组的得分仍然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在注射后的26周内,与安慰剂组相比,通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发现,

接受了干细胞疗法的轻度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疾病的进展速度明显下降,同时还减缓

了患者的认知下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方法被

认为是安全的,同时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脑卒中,常称为“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的特点。近年来,干细胞治疗被视为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重要方法。

8.jpg

干细胞能够调节缺血区域内促炎和抗炎因子的平衡,从而减少梗死范围,减轻神经损

伤,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此外,干细胞还可以释放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碱性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提供神经保护,助力神经回路的重建。


研究人员纳入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其中28例患者进行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另外28例则采用常规疗法作为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干细胞移植组患者的NIHSS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级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

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为2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术。

这些患者术前存在语言不利、肢体肌力下降和昏迷等症状。术后6至24个月的

随访发现,移植后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语言和肢体功能

方面。其中,10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前吐字困难,移植后能够说出完整句子;

16例偏瘫患者肌力提高1至2级。这一案例进一步证实了干细胞在脑出血患者

功能恢复中的积极作用。


脊髓损伤:创造神经再生环境

脊髓损伤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给他们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9.jpg

在这一领域,干细胞疗法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干细胞能够替代受损的神经元,促进轴突

的再生,并调节免疫系统,营造出有利于神经再生的环境。此外,干细胞还可以分化为神经

细胞,重建受损的神经连接,从而帮助患者部分恢复神经功能。


来自美国的Fatimah Jamali等研究者采用高剂量间充质干细胞多次治疗SCI患者,结果显示,

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得到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Case Reports上。

10.jpg

该研究中,患者是一名43岁男性,他从相当于3层楼梯的距离跌倒,根据MRI和CT成像显示,

他的T11-12椎体水平的脊髓几乎完全横断,导致T10水平以下的所有区域均出现完全感觉功

能丧失,并伴有大便失禁和尿失禁。


经过患者同意后,参加了该项临床试验。入组后,通过腰椎穿刺,在L4-L5椎段进行鞘内

注射MSCs,开始输注4剂,每剂细胞量为1.18±4×108,每次间隔1个月。


随访一年,发现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后,研究组再次使用2剂同样剂量的MSCs,并观察

进一步的临床情况。随访期结束时,患者对膀胱括约肌的控制有所改善,不再需要留置

导管;恢复了肛门括约肌的控制;独立穿衣能也得到恢复。


从数据分析来看,该名患者在经过多次MSCs治疗后,其感觉和运动功能ASIA评分均有

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渐冻症:助力神经元修复与功能改善

渐冻症,医学术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运动神经元会逐步退化,最终引发肌肉

无力和萎缩,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缓解症状上,

尚未找到有效的治愈手段。

11.jpg

研究显示,干细胞可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群体、高度富集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类似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从而促进胶质细胞形成、小胶质细胞的整合、神经元细胞的分化

及成熟,最终有助于改善渐冻症症状。


国内研究团队对29例ALS 患者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肌萎缩

侧索硬化功能量表( ALSFRS) 、改良的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定量表( MRC)。结果显示

UC-MSCs 移植治疗ALS短期内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言语、肢体运动功能等生活

能力,增强上肢肌群肌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为科普性知识,仅作信息交流之

目的,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文章
30例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研究案例
干细胞有效缓解易过敏体质,调节免疫失衡
生命科技:免疫细胞储存
知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离世,干细胞能做些什
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临床进展
CCTV 报道:干细胞有效修复糖尿病,改
临床研究丨干细胞有望让糖尿病治愈成为可能
CAR-T帮助晚期肝癌患者实现7年无瘤生
CCTV记录:告别“抖动”生活,干细胞让
通过长达4年随访发现:干细胞移植有望治愈
关键词推荐云图
干细胞 干细胞回输 免疫细胞 干细胞存储
问答推荐标签
什么是干细胞?

预约储存

姓名:

电话:

*客服在收到您的信息后,会在第一时间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