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临床
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心肌梗死,心功能显著改善
如果把我们的心脏比作城市,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就像城市中的某一个区域突然交通瘫痪,无法正常工作。简单地说,心肌梗死是心脏的部分肌肉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受损或死亡。
在寒冷的冬季,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这给心脏供血造成了额外的负担,并增加了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自2002年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和以前相比,农村地区发生率明显增加,部分年份的农村地区发病率甚至超过城市。
2016年,城市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是58.69/10万,农村为74.72/10万。此外,45岁以下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4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人数近年来急剧飙升。据中 庭报报道,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100万人,每18-20秒就有心梗事件发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见病因。而既往心脏疾病、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不合理膳食、情绪激动、天气变化等均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病因。
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常使用药物溶栓、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治疗手段。但这些方式并不能逆转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大量丧失、心功能衰退等问题。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心功能显著改善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 市立医院在行业期刊Chin Med J(Engl )上发表了题为Chen SL,Fang WW,Qian J,et al. Improvement of cardiac function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心功能的改善)的临床研究成果。
该研究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在术后分成两组:一组进行自体BMSCs移植治疗;另一组进行常规治疗,实施随机对照研究。3个月后发现,移植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和舒张末容积明显降低。6个月后移植组的心室收缩速率快于常规治疗组,心功能显著改善。
总之,基于干细胞的细胞疗法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力衰竭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随着大量使用骨髓(BM)来源的成人干细胞的试验的完成,对这种革命性治疗的总体临床益处、局限性和潜在副作用的严格检查将为未来的临床研究铺平道路。
相关关键词:
- 相关推荐MORE+
-
08-08
郑大干细胞库专家刘学鹏——用干细胞技术修
近日,来自南阳的49岁的刘女士,带着两个月的身孕来到郑大干细胞库,向首席技术专家刘学鹏主任表达诚挚感谢。多年前,因卵巢早衰,想要二胎的刘女士迟迟怀不上,到处求医却收效甚微,这成了她和丈夫的更大 心病。去年9月,在朋友的介绍下,刘女士和丈夫抱着试试的心态,找到郑大干细胞刘学鹏主任。...
-
08-05
郑大干细胞库“脑康”计划启动,助力脑部六
在医学不断探索的征途上,神经系统及脑部疾病始终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高峰,诸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以及渐冻症,长期以来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显著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针对以上疾病,郑大干细胞库推出“脑康”计划,“脑康”计划对小儿脑瘫、儿童自闭症、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