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临床
间充质干细胞改善肝硬化120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术为肝硬化患者带来了希望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脾胃肝病科的临床研究人员在行业期刊《中国全科医学》上发表了题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术为肝硬化患者带来了希望,但BMSCs在骨髓中含量极少且归巢能力有限,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采用中医药招募内源性干细胞的动员方案可促进BMSCs归巢肝脏,对充分发挥中医药维持或改善机体正常再生修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为了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BMSCs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肝病区及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脾胃肝病区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
A组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B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1次BMSCs移植术并于术后给予长期抗病毒治疗1年,C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BMSCs移植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并记录患者三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或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C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GSH-Px水平高于A组和B组,而血清MDA水平低于A组和B组,表明柔肝化纤颗粒联合BMSCs移植术可有效减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氧化应激反应。
研究结果还显示,C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和/或并发症,提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BMSCs移植术有利于减少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和或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且A、B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例数过少,无法行统计学分析及假设检验,因此柔肝化纤颗粒联合BMSCs移植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柔肝化纤颗粒联合BMSCs移植术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而采用中医药招募内源性干细胞的动员方案仍需进行更多临床试验以获得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等。
相关关键词:
- 相关推荐MORE+
-
08-08
郑大干细胞库专家刘学鹏——用干细胞技术修
近日,来自南阳的49岁的刘女士,带着两个月的身孕来到郑大干细胞库,向首席技术专家刘学鹏主任表达诚挚感谢。多年前,因卵巢早衰,想要二胎的刘女士迟迟怀不上,到处求医却收效甚微,这成了她和丈夫的更大 心病。去年9月,在朋友的介绍下,刘女士和丈夫抱着试试的心态,找到郑大干细胞刘学鹏主任。...
-
08-05
郑大干细胞库“脑康”计划启动,助力脑部六
在医学不断探索的征途上,神经系统及脑部疾病始终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高峰,诸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以及渐冻症,长期以来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显著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针对以上疾病,郑大干细胞库推出“脑康”计划,“脑康”计划对小儿脑瘫、儿童自闭症、智力...